南京欧风小语种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活动 > 德语新闻 >

德语中“文化”和“文明”的概念

时间:2015-03-11 11:03来源:南京欧风外语培训作者:Peter
德语中“文化”和“文明”的概念

     在目前中西文化的研究中,人们对“文化”和“文明”这两个概念的含义的讨论引起了极大的兴趣。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想就德语中“文化"和“文明”两个词和概念的产生,发展过程,它们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对立作一简单介绍和初步的探讨。希望这有助子我们对这两个概念的讨论。

 德语中“文化”和“文明"这两个概念源于拉于语。“文化”一词大约从1760年起才作为现在的概念进入德语。而“文明”一词是在1775年左右通过英语和法语被引入德语的。当时在启蒙运动的促进下,除了“文化”和“文明"两个词之外,还有其它一系列词用来表示人类在摆脱自然状态之后,有意识的、更高级的生存方式。如:Polizisierung,Politur,,Bildung,Sittenmilderung,Verfeinerung,Sittigung等等。因此用于表示这种生存方式的词在一段U于问内不能确定下来。直到1800年“文化”和“文明”这两个概念才在学术界和大众语言中得以确认。
  与英语和法语有所不同,德语中“文化”和“文明”是两个对立的概念。“文化”的含义是指文学、哲学、音乐、艺术以及宗教等方面,它的核心含义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成果的总和,听以也就是高级的。而“文明”被理解为是那些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家用东西。
 也就是说,这仅仅是物质的,外表的,于是也就是低级的。1784年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历史上次明确地提出了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和对立。但是,存这之后到1880年近一百年的时间里,不论在德国的哲学或其它科学着作中只能说人们注意到了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但还没有强调它们之问的对立性。而从1880年至今,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对立越来越明显。直到近几十年中才稍微显示出这种对立减弱的迹象。
 当然,在这期间也曾有过各种不同的潮流。值得注意的是,1784年之后,这两个词基本上作为同义词出现。只是在极少数学术着作中有人提出它们之间的区别。1880年之前,El常用语和大多数学术着作没有把这两个概念对立起来,它们主要被看成是同义词,而且都是褒义的。相互替用这两个词,主要是作为一种修辞手段而被采用的。自康德之后,只是在德国学术界的一小部分人中探索着如何精确地懈释和区别这两个概念。康德提出了“Zivilisation(文明)——Kultur(文化)——Moralität(道德)”的发展模式。w.v.洪堡提出了Ziviliation(文明)——Kultur(文化)——Bildung(教育)”的发展过程。这两个模式的共同点是:文明被看成是外表的,是掌握礼貌和礼节,而文化则是建立在文明基础之上的。是艺术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文明”和“文化”都不是人类历史的终点。但是,在此我们已可以看到“文明"和“文化”,两个概念开始对立的迹象。
   但是不久,现代工业和大城市的迅猛发展所带来的各种弊病又把本来位子就不很稳固的“文明,,从与“文化”等同的地位上拉了下来。原因很清楚,"文明"只是为了解决物质生活。
 而资本主义社会中物欲横流的混乱现象就是“文明”所导致的。能与此相对抗的只有属于人类精神方面生活的宗教、艺术、文学、哲学等构成的“文化”。于是,从1880年至1914年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对立有了明显的加剧。就此参加论战的除了哲学家尼采之外,还有许多来自社会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等学科的着名学者。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就基本确定了下来。“文化,,被解释为有创造性的,精神的,扎根于人民之中的,艺术的。而“文明,,却是机械的,无灵魂的,纯粹智力的,外表的,浮浅的,在与“文化"的竞争中是没有力量的。
  次世界大战期问,正因为西方盟围以拯救“文明”的名义对德国宣战,而德国统治者又以扞卫德国“文化”为名蛊惑人心,所以把“文明”与“文化”对立起来的理论在德国普通老百姓中也获得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德国战败给德国人民所带来的种种悲惨后果更使得“文明”的地位越来越低。被称之为德国思想史上的鬼火的施本格勒在1918年发表了他的《西方的没落》一书。在书中他提出了文化发展的幼年、少年、成年和老年的四个阶段的理论。
 在他的理论中,不仅在“文明”与“文化"之间产生了不可逾越的鸿沟,甚至“文明”是。文化”在它的老年阶段走向没落和死亡的表现。“这样看来,西方的没落实际上就是文明的问题。
 在此显示了所有历史的高级阶段的基本问题。什么是文明,是否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文化有机的——逻辑的结果,它的成熟和终点?因为每种文化都有它自已的文明。……文明是每一种文化不可避免的归宿。……它们都是终点。”《西方的没落》德文版,卷,慕尼黑,1979)如果我们注意到当时笼罩在西方的悲观主义气氛,就不难理解产生这种论调的原因和它为什么传播得如此之快。
    至今为止,德语中人们基本上还是把“文化”与“文明"对立起来进行解释。但是,在这期问也曾有过调和它们之间矛盾的各矛,努力。纳粹统治期间,希特勒的御用文人为了宣传他们在工业技术上的成就以及缓和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就曾试图把“文化"和“文明"解释为是同等的,并不是什么对立的,但因战争而毫无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学术界也有不少人提出把这两个概念对立起来的做法是不符合总的历史发展事实的。这可能受到英语中“civilization’’一词的影响。但主要的理由是:不管足“文化”还是“文明"的成就终都是建立在同一的思想基础上的。此外,在民主德国的报刊、杂志和书籍中也没有把这两个概念对立起来进行解释。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官方语言尽量避免用“文明"一词。凡应用这个词的地方,都用其它词,如用“科学和技术”等取而代之。而“文化"一词却普遍使用,如:。Kulturpark”(文化公园),。Kulturhaus竹(文化馆,文化宫),“Kulturschaffende静(文化工作者)等等。
 总结起来,德语中“文化"是表现人类精神生活的,是高级的,而“文明"是表现物质方面的,是低一等的。产生这种对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些原因不仅可以到德国人的性格中去寻找,如:内向的、善于作反命题思考等,更主要的在于德国的社会和政治因素中。
 1870年后的德国哲学和多次战争,特别是19世纪以来工业化所带来的各种弊病使得“文明"从“文化”分离出来,并不断遭到贬低。正因为这些缘故,德语中“文化”这一概念得以理想化,而“文明”则与英语和法语不同,不仅含义狭窄,而且常常含有贬意。
   以上就是“德语中“文化”和“文明”的概念”的相关介绍,如果您想了解更多“ 德语培训”班的信息,请直接点击右侧在线咨询,网络预约还有更多惊喜。
(责任编辑:admin)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欧风课程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