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整个欧洲而言,德国文学无疑属于“晚熟”类型。 欧洲的中古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初期(5至11世纪)为封建社会形成时期;中期(12至15世纪)为封建社会全盛时期;末期(16至17世纪中叶)则是封建社会衰亡、资本主义产生时期。在初期的前几个世纪中,散居在欧洲各地的蛮族尚无文字记载的文学,所谓的德国文学还是一片荒芜。
其实,一直到16世纪,德国还是一个封建统治下的落后农业国,政治上四分五裂。经济发展形不成合力。
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到文艺复兴,一千余年,此时的欧洲各国分立,屡屡以兵戈相见。德国的地理位置很特别,它居于欧洲的中部,四周都被其他民族围绕。如何保全自己的生存权利,就必然地成为德意志这个民族的根本性问题。于是,这一族群中须养成一种奋斗的精神、尚武的风气。德国文学的源头--英雄史诗《尼伯龙根之歌》,就集中赞美了勇武的精神和忠义的气节。
这部产生于一千二百年前后的叙事诗,篇幅很长,约九千五百多行,分为上下两部,上部名为“齐格夫里特之死”,下部为“克里姆希尔特的复仇”。史诗的情节主要基于这样一段史实--公元437年,日耳曼人在莱茵河上游建立的勃艮第王国遭到匈奴人的毁灭。英雄们围绕尼伯龙根宝物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封建主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流血冲突。
(责任编辑:admin) |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