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一提到叙事理论或者叙事研究,绝大多数日耳曼语文学学者仍然会首先想到汉布尔格、莱默特或者彼得森,而英美文学学者则会想到斯坦策尔、布斯或者查特曼,想到热奈特的则不仅限于罗曼语学者”。①如果从他们在叙事学研究中的程度看,汉布尔格、莱默特和彼得森要远远低于同为德语叙事学者的斯坦策尔。这样一个事实表明,德语叙事理论有着与其他叙事理论很大的不同之处。 德语叙事理论的发展,与欧洲其他国家有众多相似之处。它的源头同样是小说理论。小说在德国的兴起,是从15世纪开始的。它一方面是作为中世纪史诗的改写体,或法国诗体小说的翻译体而出现的,另一方面又可追溯到15、16世纪民间流传的滑稽话本。与传播基督教精神、表现世界总体性的史诗不同,小说将表现的对象放置到作为独立个体的人身上,叙述市民阶层的生活,表现他们在为生存而奋斗的过程中经历的种种冒险。19世纪思想领域发生的动荡和社会结构的转型,使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根本性转变。大众文化的兴起,使得小说作为便于服务娱乐需要的媒体而卷入其中,从而导致它的肤浅化。它追求的不再是个性化的表达方式,而是以通俗的方式讲述小人物的奋斗经历,竭力迎合小市民的生活情趣。这是其一。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社会矛盾的尖锐对立和资产阶级走向衰亡的先兆,又引发了现实主义的社会小说的发展。从TH·冯塔纳(Thoedor Fontane)、W·拉贝(WilhelmRaabe),到20世纪初的海因利希·曼(Heinrich Mann)、托马斯·曼(Thomas Mann)、J·瓦塞尔曼(Jakob Was—sermann)和H·布洛赫(Hermann Broch)而后达到鼎盛。大众社会的发展,导致生活在其中的个体的不断孤独化,从而促使了反映市民阶层知识分子思想危机的心理小说的兴起。穆齐尔(Robert Musil)的《没有个性的男人》、TH·曼的《魔山》和《浮士德博士》以及卡夫卡的那些表现不可理喻的世界对个人构成的威胁的作品,是德国这一领域具代表性的成就。小说自此不再被视为是现实的摹本,而被认可为自律自足的艺术门类,相应的小说理论也开始转向关注小说美学方面的问题。
叙事研究在德国的兴起,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小说创作范式的改变。德语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自尼采(F.Nietzsche)宣布上帝死了,要“重新评估”所有价值之后,就放弃了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追求。弗洛伊德(S.Freud)的心理分析(Psychoanalyse)启迪了作家突破现实生活的界限,深入到深不可测的无意识领域去探索人类心灵的奥秘,而不是简单模仿外部的世界。在尼采和弗洛伊德学说的合力影响下兴起的德语现代主义文学,不再是关于世界或外在实体的种种虚幻观念,而主要表现出“朝着深奥微妙和独特风格发展的倾向,朝着内向型、技巧表现、内心自我怀疑发展的倾向。”①现代主义文学的这一发展趋势,使得文学的表现对象和使命都变得模糊不清。德语现代主义作品的组织方式,也不再与具有相对连贯性和稳定性的社会相对应,转而推崇非写实性和个人风格。这样的文学创作,使得传统的以作家为依据、以作品同现实的对应为基准的作品阐释变得不可能,恰如布鲁姆所说,“在尼采和弗洛伊德之后,要完全回到寻求复原本文意义的解释方式是不可能的了。”因此,文学研究开始向叙事研究转向。
以上就是“浅谈德语叙事理论"的相关介绍,如果您想了解“德语学习”班课程的信息,请直接点击右侧在线咨询,网络预约还有更多惊喜。
(责任编辑:admin) |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