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Deutsch)是从拉丁语形容词“theodiskus”或“theotiskus”派生出来的,而这两个形容词又是从拉丁语的名词“thiuda”(Volk,意为民众,老百姓)派生出来。8世纪时,这个词次被用来表示日耳曼人的语言,以示同拉丁语的区别。这个词大概产生于高卢北部,后来被用作同罗曼语不同的日耳曼语言。直到中世纪,这个词还没有得到广泛流传。
德语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个重要的阶段,即:
1.古高地德语(Althochdeutsch,约750~1050年);
2.中古高地德语(Mittelhochdeutsch,约1050~1500年);
3.新高地德语(Neuhochdeutsch,约1500年至今)。
德国的文学语言就是从高地德语演变而来的。这里所说的高与低,是指德国地势而言,因为德国的地势为南高北低,故中部和南部德国人说的德语被称为高地德语;反之,北部德国人说的德语则被称为低地德语。这种区别产生于8世纪时德语的第二次音变(die zweite Lautverschiebung)。当时,以德国北部为一方,南部和中部为另一方,德语的发音产生了较大的变化。我们可以从亚琛经杜塞尔多夫、爱北菲特至马格德堡划一条分界线,以区别这次音变及高地德语和低地德语的范围。在德国北部,位于词尾的清辅音和浊辅音(p,t,k,b,d,g)的发音方式没有产生变化,就像今天的英语那样,发浊辅音时声带仍产生振动。而在南部和中部,发浊辅音时声带则不振动,即所谓辅音的清化。在南部和中部的方言中,位于词首的t变为z,而位于词当中和词尾元音后的p,t,k则变成了f,s,ch。如英语中的ten,在德语中变为zehn,类似的词如sleep——schlafen,let——lassen,make——machen。由
于语言上的差别,直到中世纪早期,还没有统一的德语。即便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德语在书面上得到了统一,但各种方言的发音差别之大,使德国人之间的沟通也很困难。传说在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军队与法国军队在鏖战,有一个连队里,来自普鲁士和巴伐利亚的士兵却只会说方言,不会说标准语,从而无法沟通,因此“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们常常不得不说法语,借助敌人的语言进行联络交流。
日耳曼人的语言还处于比较原始的阶段,只有用于占卜的鲁能文字(Runen),没有可以自由表达思想的文字,也没有抽象的概念。日耳曼人征服了罗马帝国之后,在惊叹罗马人和希腊人所创造的高度发达的文化之余,开始采用拉丁字母来书写德语,以达到记载文献和传播基督教的目的。当时,基督教僧侣们开始大量翻译罗马文献和基督教书籍。但是用拉丁字母来书写德语是一件极其困难的工作,因为德语中有些特殊的发音难以用拉丁字母来表达。此外,基督教文献中的许多抽象概念,如三位一体、不朽等等,还为德语所不知。德意志人对于拉丁文的依赖,使得拉丁文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德国文化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用德语代替拉丁文,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也成了德意志人的一个强烈的文化诉求。
|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